中国论坛简介
孔子学院每两年在格拉茨举办一次综合性、高层次、多主题的 “中国论坛”。尤其是 "一带一路 "倡议下举办的高层论坛,即2016年的第三届中国论坛和2018年的第四届中国论坛,在中欧各领域都获得了高度关注,其成果分别以中、德、英三种语言出版,并为“中国论坛 ”成立了由中奥两国专家和教授组成的科学顾问委员会。如今,中国论坛系列已成为奥地利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欧论坛。2020 年 11 月 6 日,作为 “一带一路 ”倡议的一部分,以“欧洲——中国: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”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论坛首次以线上形式举行,并对全球所有相关人士开放。
2023 年,以 “欧洲遇见中国 ”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论坛致力于探讨“绿色能源、循环经济和数字文化”领域,旨在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远而新颖的理念,并促进中欧之间的思想交流。
科学顾问委员会
- 理查德·斯特恩,教授,博士,格拉茨大学金融与公共经济学院院长、格拉茨熊彼特研究中心主任
- 海因茨·D·库尔茨,荣誉退休教授,博士,格拉茨大学经济学教授、格拉茨大学中奥熊彼特研究中心荣誉退休教授
- 斯特凡·斯托尔,教授,博士,格拉茨法学院院长
- 约瑟夫·马尔科,教授,博士,格拉茨大学公法与政治学教授、中欧法律治理与政治高级研究中心主任
- 凯·罗默,教授,博士,格拉茨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兼教授
- 洛塔尔·菲克特,荣誉退休教授,博士,格拉茨工业大学电气系统学院院长
- 颜晓红,教授,博士,江苏大学校长
- 李仲兴,教授,江苏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
- 刘晓红,博士,上海政法学院校长
- 洪银兴,教授,博士,南京大学中奥熊彼特创新中心主任
- 安同良,教授,博士,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、长江学者
- 王文,教授,博士,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
- 施利毅,教授,博士,上海大学科技园区总经理、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
背景
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国的发展,亚洲和欧洲的的联系日益紧密。在过去几十年中,随着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开放,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。为了能在远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。与此同时,近年来我们面临的新危机和新任务也越来越多,只有通过共同努力,才能有力地迎接未来的挑战。要克服挑战或以适合未来的方式适应挑战,需要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。这就需要更好地理解各国之间的差异,并求同存异。同时,未来的发展领域也为双方提供了机遇。同时要求双方成为思想开放的平等合作伙伴,定期进行深入交流、相互学习、共同迈向新的未来。为此,“中国论坛 ”依靠久经考验的对话手段,创造宽容、接纳和建立信任的相应基础。
宗旨
自 2010 年成立以来,孔子学院一直作为中国与欧洲或奥地利之间项目和会议的枢纽。这也是自 2011 年成立的 “中国论坛”的宗旨所在,将来自科学、研究、商业和文化领域的相关主题呈现在公众的视野前,并讨论当前的形势和创新。简言之,经验的传授可以改善共同成长、相互理解和共同繁荣的条件,并确保长期的稳定发展。
核心目标是本着宽容、人道和国际友谊的精神,促进民众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。在此过程中,科学发展将促使人们在国际竞争中对生活实践进行公正的反思。论坛汇聚将中国视为持续挑战和机遇的多元声音,如欧洲各界。通过这种方式,各界陈述立场,强化对彼此的认识,同时也会为对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中国论坛的目标不仅是促进东西方之间的交流,更在于为其提供一个舞台,以持续加强彼此间的信任,并为未来的挑战奠定基础。团结、合作、创新和宽容是论坛愿景、组织和内容的指导原则。
创新
自 2010 年成立以来,孔子学院一直作为中国与欧洲或奥地利之间项目和会议的枢纽。这也是自 2011 年成立的 “中国论坛”的宗旨所在,将来自科学、研究、商业和文化领域的相关主题呈现在公众的视野前,并讨论当前的形势和创新。简言之,经验的传授可以改善共同成长、相互理解和共同繁荣的条件,并确保长期的稳定发展。
核心目标是本着宽容、人道和国际友谊的精神,促进民众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。在此过程中,科学发展将促使人们在国际竞争中对生活实践进行公正的反思。论坛汇聚将中国视为持续挑战和机遇的多元声音,如欧洲各界。通过这种方式,各界陈述立场,强化对彼此的认识,同时也会为对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中国论坛的目标不仅是促进东西方之间的交流,更在于为其提供一个舞台,以持续加强彼此间的信任,并为未来的挑战奠定基础。团结、合作、创新和宽容是论坛愿景、组织和内容的指导原则。